品红色气质 行至硬担当——《红色气质》学习体会
人无精神则不立,国无精神则不强。捧起《红色气质》这本书,只封面上那句“有一种特殊气质百年如一”,就有万钧之力,让我情难自抑、几度哽咽。泪眼之中、静穆之处,我清晰地看到,一张张老照片穿越时空,让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、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灵动鲜活了起来;我清晰地看到,一代代革命先烈在不同时期气壮山河地奋斗、可歌可泣地牺牲、震古烁今地创造;我清晰地看到,一个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共产党员红色气质的始终如一。
红色气质是一种奉献气质,赵一曼生前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,杨靖宇牺牲时胃里没有一粒粮食,方志敏在监牢内严词回绝以妻儿为饵的诱降,我深深感触革命的脸庞如此英勇。红色气质是一种忘我气质,南泥湾的王震背枪上战场、锄禾到田庄,太行山区的李保国哪儿穷往哪儿钻、哪儿穷往哪儿跑,川藏公路上3000余名烈士就地长眠,我深深感触奋斗的腰板如此刚强。红色气质是一种无私气质,钱学森经受美国威逼利诱和百般阻挠仍坚定回国,邓稼先上不告父母、下不告妻儿秘密开展核试验,郭永怀遭遇空难仍以肉体凡胎保护绝密资料,我深深感触沉默的脚步如此坚毅。
天地英雄气,千秋尚凛然,《红色气质》唤起的,是流淌千年、烙刻于血脉之中的力量与深情。我从小听着江竹筠、卢德铭等家乡革命烈士的故事长大,如今来到省委党校学习,深刻感悟先国后家、先公后私、公而忘私的红色气质,进一步坚定了牢记初心使命、矢志砥砺奋进,努力成为一名信仰忠诚、尽心于民、持身守正好干部的信念决心。
一是以至坚忠诚,诠释“风雨多经志弥坚”的坚定信仰。坚定理想信念,必先知之而后信之,信之而后行之。作为民主党派干部,我始终将忠诚植入头脑中,倍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,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,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。始终将忠诚落到行动上,在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再造产业自贡,用实干实绩诠释绝对忠诚。始终将忠诚发出声音来,在凝人心聚共识上做“好帮手”,在积极资政建言上做“好参谋”,成为共产党的坚定同行者和生动展示者。
二是以至硬担当,扛起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的发展重任。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。作为地方干部,我将突出传承与创新,围绕夯基础、利长远、惠民生的重大事项抓具体、抓重点、抓持续,奋力走出一条基础更牢、结构更优、质量更高的地方发展新路。突出竞争与突破,在产业发展、民生改善、社会治理等方面,对标先进和一流,努力做强比较优势,以竞争促合作、求突破。突出担当与作为,当前疫情防控、经济发展任务繁重,但困难再多,也多不过“宁可少活二十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”的王进喜;压力再大,也大不过“水过不去、拿命来铺”的黄大发。越是形势严峻、情况复杂,越要千方百计抓大的、创新的、干实的,越能练胆魄、磨意志、长才干。
三是以至纯干净,坚守“要留清白在人间”的德廉底线。水清沙自洁,官贤弊自绝,年轻干部既要做干事创业的“火车头”,更要做作风建设的“领头雁”。我将始终秉持群众观念和为民情怀,不断强化法治思维、制度理念和规矩意识,真切深入基层一线、真实反映群众愿望,深谋安民之策、多行利民之举、做实惠民之事,努力让“参政为民”的初心体现在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中、映衬在阳光灿烂的笑容里。
生逢新时代、盛世正当时,我们更须理想信念坚定、矢志不渝追求,踔厉奋发、笃行不怠,用时间的跨度、行动的力度,展示红色气质的纯度。
(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27期中青班学员,现任富顺县政府副县长 )

